寻找河北人为母寻亲(可能姓张)(送养),为母寻亲母亲10岁时大约19

寻找为母寻亲(可能姓张),女,河北人,生于1927年10月5日,在1937年10月失踪,【送养】,高10岁左右cm,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时村营乡,为母寻亲,母亲10岁时,大约1937年阴历8月中秋节前夕,因生活所迫被父母送人,先到峰峰矿区大社镇乐意庄村,后被送到薛村张姓家里。母亲说小时候家住在西牢(发音:xi lao)村(疑似磁县“西来村”),村子靠近滏阳河(一条支流)边,地势平坦,无山,属平原地带。那时候,村子里的房屋这一座那一座,散乱零落,大约有三、四十户人家。村里的房屋都是土打墙,房顶用高梁秸秆或苇子秆铺设,抹一层灰泥,房顶是平的。村庄与滏阳河之间被一道城墙隔开,该城墙是一条很高、很厚、很长的土砌城墙,年代久远,用于阻挡河水泛滥,城墙有一个城门,供村民通行。村子边上(好像是西边)有大片树林,主要是大叶树木,春天时白色飞絮到处都是,树种应该是桐树和杨树。小时候,家里有五口人,父母亲和两个弟弟。母亲说她父亲姓张,名字叫张冠廷(发音:zhang guan ting)。当时,家里有奶奶、父母亲、姑姑,堂哥,大弟弟,两岁的小弟弟刚被送给李也(发音:liye)庄村一户人家。当时姥姥在世、还有四个舅舅。父亲兄妹三个,父亲最小,当时大爷大娘已不在。堂哥比母亲大四、五岁,跟奶奶一起生活。小时候对父亲称呼“达”(发音:da),母亲称呼“妈”。当时家里仅有一间房子,没有院子,一家人挤在一张大木床上睡觉。烧火做饭用树叶树枝、农作物秸秆。大锅放在灶台中,做饭拉风箱鼓风助燃。村民到河对岸种地,需乘船过河。村里土地十分贫瘠,很穷苦。村民常到滏阳河边洗衣服,来去需经过土城墙的城门。母亲一直记得和堂哥一起乘船过河到自家地里摘豆角,换西瓜吃。母亲的姥姥家是大王眼(发音:da wang ye)村(疑似磁县“大狼营村”),距离西牢村比较远,村子比较大,姥姥家房屋为砖瓦房,有院子。1937年阴历8月的一个傍晚,父母用筐担着我和大弟,去往后湾(发音:hou wan)村(疑似磁县“后湾漳村”),并将我送人。早晨睡醒后,迷迷糊糊跟随男女二人上路,上午11点左右在火车站(疑似“马头火车站”)坐上小火车,下午2、3点钟到达终点站(疑似“西佐火车站”即峰峰矿区峰峰镇五矿老火车站),下车后步行到大社镇乐意庄村,并寄养到大社镇薛村张姓家里。
盼望能为母亲找寻到亲人,以告慰母亲在天之灵。

联 系 人:付先生
联系电话:13603202182
[email protected]
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,